Lazy loaded image
2. 特朗普猛批沃尔玛涨价,「去年赚了几十亿,还不把关税担了!」
Words 2176Read Time 6 min
2025-5-18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期对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公开批评,将关税政策引发的国内矛盾推向舆论焦点。2025年5月1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发文,指责沃尔玛将商品涨价归咎于对华加征关税,强调该公司应自行承担成本而非转嫁消费者。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美国企业面临的供应链压力,更折射出共和党内部及两党之间对关税政策的分歧,可能对未来贸易政策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事件背景与核心矛盾

沃尔玛的财务压力与涨价决策

根据沃尔玛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1%,主要源于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211。该公司首席财务官约翰·雷尼明确表示,约三分之一的进口商品面临关税冲击,特别是来自中国、墨西哥等地的产品1416。尽管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拓展高利润业务(如广告收入增长50%)部分抵消了压力2,但管理层仍决定自5月下旬启动"前所未有的两位数涨价"14
这一决策直接触发了特朗普的激烈反应。特朗普援引沃尔玛2024财年6481亿美元营收和293亿美元营业利润的数据8,指责企业"赚取超额利润却不愿为国策买单"19。其核心论点在于:大型企业应配合"制造业回流"战略,通过利润吸收关税成本,而非破坏政府控制通胀的政治承诺1618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演进脉络

当前关税争议源于2025年3月美国对华加征的第三轮关税,使部分商品税率累计达20%3。这项政策延续了特朗普2018年启动的贸易战逻辑,但实施强度显著升级。与拜登政府时期针对性征收180亿美元关税不同5,特朗普政府推行全面性关税框架,包括:
  1. 基准关税:对57个贸易伙伴征收10%普遍关税
  1. 差异化税率:对中国商品最高征收145%关税6
  1. 互惠机制:自动匹配贸易伙伴对美关税水平5
这种激进策略导致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在2025年第一季度攀升4.2%,直接造成当季GDP收缩0.3%613。美联储褐皮书显示,超过60%零售商已收到供应商涨价通知,预示通胀压力将持续传导至消费端14

政治博弈与政策分歧

共和党内部裂痕加剧

尽管特朗普通过参议院以50-49票维持了关税紧急状态6,但党内反对声浪持续升级。7名共和党参议员推动立法要求关税决策权回归国会7,特德·克鲁兹等传统盟友公开批评政策是"变相消费者加税"717。这种分歧源于双重压力:
  1. 选举考量:1982年里根时期加税导致中期选举惨败的历史教训被频繁提及7
  1. 宪法争议:众议院共和党人指责行政扩权违背"征税权属国会"的宪政原则717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可能成为解决僵局的关键。共和党策略师布莱恩·达林透露,许多议员期待司法干预终止国家紧急状态,既规避与特朗普正面冲突,又缓解选民不满7

民主党的战略调整

贺锦丽代表的民主党虽延续拜登政府对华强硬路线,但试图与特朗普政策划清界限。其团队提出"针对性关税"概念,主张:
  1. 限制关税范围于战略产业(半导体、新能源等)
  1. 建立关税豁免机制保护中小企业
  1. 将关税收入定向补贴受影响家庭5
这种差异化策略在民意调查中初显成效。卡托研究所数据显示,民主党支持者对"战略性关税"的认可度达58%,显著高于对特朗普全面关税的32%5。但政策可行性面临挑战,例如如何界定"战略性产业"而不引发WTO诉讼。

经济影响的多维透视

企业层面的适应性调整

沃尔玛的应对策略体现了跨国企业的典型困境。为平衡关税压力,其采取了三重措施:
  1. 供应链重组:将15%的中国采购订单转移至越南、印度3
  1. 供应商博弈:要求中国制造商降价10-15%承担关税成本3
  1. 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会员制(山姆会员店收入增长40%)和电商盈利28
但这种调整代价显著。广东某食品企业因北美订单减少导致利润暴跌40%3,反映中小企业缺乏议价能力的结构性困境。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强制降价可能引发质量风险,正如商务部预警的"供应链断裂危机"3

宏观经济传导机制

关税政策通过三条渠道影响美国经济:
  1. 价格通道:进口商品涨价直接推高CPI,2025年4月核心通胀率升至4.8%
  1. 投资抑制:制造业回流速度(季度资本支出增长2.1%)不及预期6
  1. 贸易平衡:对华逆差缩减12%,但被对墨、越逆差增长抵消14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8的警戒水平,75%受访者将通胀预期与关税直接关联16。这种悲观情绪可能形成"预期自我实现"循环,加剧经济下行压力。

未来政策走向研判

短期博弈焦点

2025年三季度将成政策调整关键窗口,主要观察点包括:
  1. 中期选举前瞻:共和党在摇摆州的民调优势缩小至3%,若关税争议持续可能危及参议院多数地位7
  1. 司法挑战进展:最高法院可能于6月受理"国会诉总统关税权"案件7
  1. 企业联盟动向:全美零售联合会计划发起百家企业联署施压白宫14

中长期情景分析

不同政策路径可能导致显著差异的经济后果:
情景
政策特征
经济影响
政治风险
维持现状
关税税率保持20-145%
2025年GDP增长-0.5%,通胀5.2%
共和党中期选举失10-15席
部分回调
中国关税降至50%
GDP恢复1.2%增长,通胀回落至3.8%
特朗普基本盘支持率下降5%
战略调整
建立关税豁免清单
行业分化加剧,制造业投资增长3.5%
两党共识政策难以形成
(数据综合自561416

结论与启示

特朗普与沃尔玛的争端本质上是美国贸易政策内在矛盾的集中爆发。在"经济民族主义"与"市场规律"的角力中,政策制定面临三重悖论:
  1. 政治承诺与经济现实的冲突:制造业回流需要长期投入,但选民对短期通胀的忍耐有限
  1. 行政扩权与宪政框架的张力:紧急状态条款的滥用可能破坏三权分立传统
  1. 全球供应链重构的不可逆性:即便取消关税,产业布局的路径依赖已然形成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场争议提供了重要警示。广东企业的案例表明,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将放大贸易政策风险。构建多元化出口体系、提升技术壁垒,方能在全球贸易变局中增强韧性。而政策制定者需权衡短期政治收益与长期经济成本,在保护主义与开放发展间寻求动态平衡。

======以上评述内容由AI根据互联网信息生成,请谨慎参阅======

上一篇
2025-05-05 早间榜单透视(⭕警示关注⭕)
下一篇
2025-06-07 榜单透视(⭕警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