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也门胡塞武装成功向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发射高超音速导弹,导致以色列主要国际航空枢纽短暂关闭。这次袭击标志着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能力的重大突破,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针对民用设施军事袭击合法性的国际争议。本报告将对此事件的事实经过、背景原因、国际法律问题及其地区安全影响进行全面分析。
事件经过与基本情况
袭击过程与直接影响
当地时间2025年5月4日上午,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中部发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以色列防空系统尝试拦截但最终失败,导弹成功命中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区域316。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通过该组织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发表声明,确认对以色列中部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发起了此次攻击13。
袭击导致机场周边形成一个巨大弹坑,对道路和一辆车辆造成损坏417。据以色列紧急救援服务机构报告,此次袭击造成至少8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50多岁男子中度受伤,两名女性被冲击波击中轻伤,一名64岁男子被飞来物体击中轻伤,另有两名女性在奔向避难所时受伤,还有两人出现严重焦虑症状1821。
以色列军方随即关闭机场空域,暂停起降,并中断了通往机场的铁路服务和主要道路通行1321。大约一小时后,本·古里安机场恢复运营,但德国汉莎航空集团(包括汉莎、瑞士国际航空、奥地利航空和布鲁塞尔航空)以及西班牙欧罗巴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取消了当天往返特拉维夫的航班1318。
双方声明与反应
胡塞武装在袭击后发出警告,称本·古里安机场"不再适合航空旅行"418。该组织高级官员穆罕默德·布哈伊提向卡塔尔阿拉比电视台表示,胡塞武装已展示了其打击以色列敏感目标的能力,并强调该组织在对抗以色列方面"没有红线"18。
以色列国防部长以色列·卡茨在袭击后发表简短声明表示:"谁伤害我们,我们就七倍地打击谁"1118。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后召集国防部长和高级国防官员举行电话会议,讨论可能的回应措施,包括对也门胡塞武装资产进行直接打击18。以色列安全官员透露,"在本·古里安机场遭袭后,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对胡塞武装的回应没有任何限制"18。
冲突背景与深层原因
胡塞武装的战略目标与行动历史
胡塞武装是也门的一个什叶派武装组织,得到伊朗的支持。自2023年末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开始对以色列和红海航运发动袭击,声称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抗议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军事行动1213。
据报道,在过去一年中,胡塞武装已向以色列发射了200多枚导弹和170多架无人机,尽管以色列国防军声称,其中大部分导弹没有抵达以色列或被以色列及其盟友拦截2。2024年12月21日,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导弹突破以军防空系统,命中特拉维夫南部一处公园,造成16人受伤,这促使以色列威胁升级对胡塞武装的打击2。
地区冲突的连锁反应
本次事件是中东地区更广泛冲突的一部分。2024年12月26日,以色列曾对也门首都萨那的国际机场和红海沿岸的荷台达省发动空袭,以报复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袭击2。以色列国防军当时称袭击目标包括萨那国际机场"用于军事活动的基础设施",以及萨那郊外的发电站和荷台达省三个港口的基础设施2。这次空袭造成至少6人死亡、40人受伤2。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色列发动空袭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及其团队正在萨那国际机场。谭德塞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机场塔台、候机室和跑道都遭到破坏2。这一事件加剧了国际社会对直接军事袭击民用设施的关注和争议。
国际法视角下的民用设施军事袭击
区分原则与平民保护
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区分原则,即交战方必须区分军事目标和平民及民用物体,禁止直接攻击平民和民用物体714。根据国际人道法规则10,民用物体受到保护,不得成为攻击对象,除非且仅当它们成为军事目标时7。
机场作为民用基础设施,原则上应受到保护。然而,如果民用设施被用于军事目的,可能会失去保护719。这就引发了一个复杂问题:在何种情况下民用机场可被视为合法军事目标。根据国际人道法,要成为合法军事目标,该物体对军事行动的贡献必须是"有效的",且其摧毁必须提供"明确的"军事优势19。
比例原则与过度伤害
即使某个目标被认定为合法军事目标,攻击也必须遵循比例原则19。国际人道法禁止可能对平民造成过度附带损害的攻击19。具体来说,如果预计攻击会造成平民生命损失、平民受伤、民用物体损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且这种损害与预期的具体和直接军事优势相比过大,则不应进行攻击19。
在本次事件中,胡塞武装袭击造成了平民伤亡和民用基础设施损坏。从国际人道法角度看,即使假设机场有某种军事用途,攻击方也有责任评估其行动可能造成的平民伤害,并确保这种伤害不会与预期的军事优势不成比例19。
预防措施与预警义务
国际人道法还要求交战方采取预防措施,以尽量减少对平民的伤害19。这包括:确认攻击目标确实是军事目标;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平民伤亡的作战手段和方法;如果发现攻击可能造成过度平民伤亡,应取消或暂停攻击;以及在可能影响平民的攻击前发出有效预警,除非情况不允许19。
从公开信息看,胡塞武装在这次袭击前似乎没有发出明确预警。然而,他们过去曾多次威胁要攻击以色列目标,甚至特别警告航空公司不要飞往以色列18。
政治影响与安全后果
对地区冲突的升级效应
以色列前战争内阁成员本尼·甘茨将责任归咎于伊朗,声称"是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它必须承担责任"17。这表明此类袭击可能导致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增加直接冲突的风险。
对民航安全的影响
这次袭击还可能促使更多国家和航空公司重新评估飞往中东冲突地区的风险,可能导致更多航线调整和航班取消,进一步隔离受影响地区。
防空系统的可靠性质疑
这次拦截失败可能会促使以色列和其他依赖类似防空系统的国家重新评估其防御策略,并投入更多资源加强防空能力。同时,也可能鼓励对手尝试寻找更多方法绕过这些防御系统。
面临的挑战与可能的解决途径
区域冲突降温的迫切性
这次袭击再次凸显了中东地区冲突降温的迫切需要。持续的敌对行动和报复性袭击正在形成危险的暴力循环,增加了更大规模区域冲突的风险。国际社会需要加大外交努力,促进各方对话,寻求可持续的政治解决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在类似事件后呼吁各方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2。这样的呼吁需要得到具体行动的支持,包括有影响力国家的积极介入和斡旋。
加强国际人道法实施
这次事件也突显了加强国际人道法实施的必要性。无论冲突背景如何,保护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应当是首要考虑。国际社会应当坚持敦促冲突各方遵守区分原则、比例原则和预防原则19。
同时,需要建立更有效的机制,确保对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的问责。这包括调查疑似违法行为,将责任人绳之以法,以及为受害者提供适当的赔偿和支持。
改善人道主义状况
冲突各方应当优先考虑改善也门和加沙地带等受影响地区的人道主义状况。阻碍人道援助进入和限制基本服务的行为只会加剧平民的苦难,并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芭芭拉·伍德沃德曾强调,胡塞武装的侵略行为不仅威胁地区升级,还使也门已经严峻的人道主义和经济状况恶化8。因此,改善人道主义状况不仅是道义要求,也是减少未来冲突风险的实际措施。
结论
也门胡塞武装导弹袭击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是中东地区持续冲突的最新发展,反映了冲突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从国际法角度看,直接军事袭击民用设施引发了关于区分原则、比例原则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法律问题。无论各方对冲突的政治立场如何,保护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的义务都应当得到尊重。
在更广泛的地区安全背景下,这次袭击可能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导致报复性行动和暴力循环。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加大努力,促进对话与合作,寻求和平解决地区冲突的途径,同时确保人道主义法律和原则得到严格遵守。
只有通过持续的外交努力、加强国际法实施和改善人道主义状况,才能打破暴力循环,为中东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